最高记录:速度:285.80
记录保持者:【宗极境五重】200615接触双拼从零开始
文本名:现代汉语不开放会变成化石
文本总字数:700
文本内容:
广电总局最近关于不许主持人在语言中夹杂外语的规定,触发了现代汉语的危机这一人们讨论已久的问题。所谓汉语的危机,有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。从内容上讲,汉语世界的文化创造力太弱,汉语里可看的东西不多,于是汉语的魅力也就失去了。不过,这里需要讨论的,还是形式上的问题。一种语言在形式上如果不够开放,就会影响其创造力。在这方面,汉语有其先天的劣势。拼音式的语言,从技术性上讲,开放比较容易,几乎可以原封不动地把外语中的词汇搬进来。比如,一般的英文词汇有从法文来的,有从德文来的,有从拉丁文来的。变化甚小。即使是跨语系吸收中文、日文中的词汇,也是根据发音一拼就拿来。比如中文中的风水、功夫、苦力等等,全以原有的发音变成英文词汇。日文中的武士、艺妓等等,也是如此。日文受汉字系统的塑造。但其假名又可以说是个拼音系统,使日文别开一面。明治前后,日本人用汉字译一些西方基本的词汇,如物理、数学、化学、经济等等。这些译法又被中国接受,为中日两国接受西学奠定了概念上的基础。不过,日本很快放弃了用汉字译西方概念的习惯,不论什么外来字,只需用片假名根据发音一拼,就成了“日文”。结果,虽然日语的外来语字典不断更新,但你不管买了多新的版本,打开报纸碰到不懂的外来语,字典里常常还是没有解释。汉语是象形文字,引入外来语时即使采用音译的办法,也面临着一个把拼音文字变成像形文字的转换;用意译则更费时费力,根本无法跟上外来词涌入的速度。这一问题随着中国的继续开放,会变得越来越尖锐。所以,在没有其他解决办法之前,汉语中夹杂一些英文词汇,恐怕是在所难免。这就像日文中的汉字和平假名中夹杂一些片假名一样,是接受新事物的一种必要的语言战略。